阿拉善盟
近年餐廳裡有道突然流行起來的菜,叫老皮嫩肉,把炸過的蛋豆腐燴入高湯,我則沒那麼喜愛,為什麼呢?可能因為太像嬰兒吃的了。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之後,信件向這些博士生羅列出可能的收入來源方案:學校工作(通常透過學生組織宣傳)、保母、遛狗、臨床實驗、銷售雅芳或其他類似產品、線上助理、摘水果、有薪調查工作、貨車司機、打掃、零售業、服務業。
一封由東英吉利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研究計畫寄給博士生的信件,惹惱了英國的博士生。」 由於倫敦的生活成本更高,因此博士生的津貼高於UKRI的最低標準,但儘管如此,倫敦醫學科學研究所的學生每年還是只能拿到1萬8062英鎊的津貼,而倫敦星巴克的咖啡師平均工資事實上超過2萬1500英鎊。我們必須馬上採取行動,許多學生都回報現在面臨極度的經濟困難。NERC just sent an email out recognising that the cost of living increase means its PhD stipend isnt sufficient to live on. Their solution isnt to increase it, its to suggest students start selling Avon and sign up to clinical trials...@ARIES_DTP @UKRI_News @NERCscience pic.twitter.com/FWnJMCOz4R — Dr Addy Lowe (@adriana_lowe) July 20, 2022 「這只是另外一個博士生對這個系統感到失望的例子。隨著通貨膨脹加劇,英國研究人員連署要求增加津貼,如今有8000多人響應。
英國有8000多名研究人員在7月連署發表公開信,呼籲UKRI必須立即增加研究人員的津貼,以跟上通貨膨脹的步伐。」帕迪拉坦言:「如果博士工作者擔心下一頓飯從哪來,要怎麼專心在重要的研究問題呢?」 新聞來源 PhD students told to consider selling Avon products to make ends meet(The Guardian) Hard-up PhD students advised to earn money in a new field ... by picking fruit(The Telegraph) UK graduate students demand pay rise from nations largest research funder(nature) 延伸閱讀 讓博士生不開心的原因,多與指導教授、PI有關 博士生「向上管理」:請記住,指導教授不是你的主管 年輕人,你要做科學家嗎?成為科學家之路(二):科學家的錢途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而泰國,本就對於LGBTI+的議題抱持開放態度,社會上也普遍對性別議題給予極大的包容(比起其他國家),甚至在早期,一度有外媒認為泰國才可能是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度,相關法案也確實一直有倡議團體與國會議員爭取中,例如,泰國司法部「權利與自由保護司」(Department of Rights and Liberties Protection)早在2013年就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
同樣,在當今針對LGBTI+族群、外來移工,乃至更多弱勢團體的保障,也理應隨著時代的演進,文明會越來越成熟,以致讓某些普世價值,可以真正落實在所有群體之中。而在香港,2019年就已經有法院裁定同性伴侶可以合併報稅,公務人員同性伴侶,亦享有配偶的福利等,雖說嚴格上都還不能稱作同性婚姻法,但至少在許多方面,已有相當的進展。不過,泰國內閣就在不久前批准了《民事伴侶法案》,呈上議會進行一讀程序。該法案其實在2018年便已有草案,以民事結合的方式,承認同性別的伴侶雙方,在法律上的權益,只要任一方年滿17歲且為泰國籍,便可合法登記為「民事伴侶」,有那麼點像台灣以「專法」規範的意味。
畢竟,所謂權利,本來就是靠爭取而來,早期對於原住民,女性的歧視,隨著社會的演進如今已很少出現。只不過,泰國政局動盪也是舉世聞名的,2014年遭遇軍事政變,議會無限期休會,派系林立與鬥爭,加上政府主要的心思多半放在招攬外資與振興經濟方面,人權與婚姻的議題,雖說民間討論熱烈,但到了政策議程的討論上,卻不是那麼受到重視
而泰國,本就對於LGBTI+的議題抱持開放態度,社會上也普遍對性別議題給予極大的包容(比起其他國家),甚至在早期,一度有外媒認為泰國才可能是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度,相關法案也確實一直有倡議團體與國會議員爭取中,例如,泰國司法部「權利與自由保護司」(Department of Rights and Liberties Protection)早在2013年就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案。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圖為2018年在曼谷舉行的同志大遊行。雖說國內仍存在反對聲浪,且尚有包含領養、跨國伴侶等議題需要進一步規範,但終究是相當具有意義的一大邁進,間接鼓舞了亞洲其它地區的同志與人權團體。然而,泰版的民事伴侶法仍無法完全相同於民法中的婚姻,至少在配偶稅收優惠,即就業方面,尚欠缺完整的保障,這也是民權團體為之詬病之處,這也如同台灣當年一樣,積極爭取直接修改現有婚姻條款,而非透過專法的方式,另立規範。
同樣,在當今針對LGBTI+族群、外來移工,乃至更多弱勢團體的保障,也理應隨著時代的演進,文明會越來越成熟,以致讓某些普世價值,可以真正落實在所有群體之中。不過,泰國內閣就在不久前批准了《民事伴侶法案》,呈上議會進行一讀程序。只不過,泰國政局動盪也是舉世聞名的,2014年遭遇軍事政變,議會無限期休會,派系林立與鬥爭,加上政府主要的心思多半放在招攬外資與振興經濟方面,人權與婚姻的議題,雖說民間討論熱烈,但到了政策議程的討論上,卻不是那麼受到重視。身為跨性別人士,2019年曾一度要競選泰國總理的恩加姆普林(Pauline Ngarmpring),就對媒體表示過,民事伴侶法案其實並未真正落實平權,但總比什麼都沒有好,「這不是我們這一代人可以完成的戰鬥」 ,同樣的言論,我想也是台灣與諸多亞太地區,爭取平權團體的心聲。
畢竟,所謂權利,本來就是靠爭取而來,早期對於原住民,女性的歧視,隨著社會的演進如今已很少出現。而在香港,2019年就已經有法院裁定同性伴侶可以合併報稅,公務人員同性伴侶,亦享有配偶的福利等,雖說嚴格上都還不能稱作同性婚姻法,但至少在許多方面,已有相當的進展。
該法案其實在2018年便已有草案,以民事結合的方式,承認同性別的伴侶雙方,在法律上的權益,只要任一方年滿17歲且為泰國籍,便可合法登記為「民事伴侶」,有那麼點像台灣以「專法」規範的意味。台灣在2019年由大法官釋字,也就是以所謂專法的方式,開放同性伴侶可以締結婚姻,成為亞洲第一個支持同婚的國家。
當然,民間的支持是一回事,要能夠以法律保障,還是需要靠政治的力量,才能推動無論是修法還是立專法現在我頭暈、感覺噁心,我們乘客為這張票吃了不少苦頭。宰牲節的返鄉潮在孟加拉場面如同大遷移,幾乎每年人山人海,民眾不顧危險爬上火車渡輪頂端。孟加拉民眾乘坐火車車頂的原因並非不願意買票,而是每逢伊斯蘭教重大節日總有數千萬人返鄉,以致一票難求。《華視》報導,「宰牲節(Eid al-Adha)」為伊斯蘭的重要節日,今年從7月9日開始、7月13日結束,這段期間如同華人新年回家團聚。對此,塔路克德法官表示,火車屬於公共財產,而非鐵路員工賺取外快的工具,因此下令孟加拉鐵路公司員工,必須全面禁止火車頂端坐人。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一位名叫Faria的生病乘客告訴記者,「我早上8點排隊。
此次由孟加拉高等法院2名法官塔路克德(Nazrul Islam Talukder)和哈雅特(Khizir Hayat)通過的火車車頂禁坐令,主要目的是配合針對孟加拉鐵路公司(Bangladesh Railway)國家獨營企業的整肅貪汙行動。新聞來源 防乘客意外孟加拉法官禁火車頂端坐人(法新社) 伊斯蘭宰牲節登場 孟加拉火車.渡輪爆滿(華視) Eid-Ul-Azha: Slow sale of train tickets, passengers falls sick(Banglanews) Horror as man is sliced in half after falling under a overcrowded train as millions of Bangladeshi Muslims cram on to carriages to make their way home in time for Eid(Daily Mail)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 《孟加拉新聞網》報導,孟加拉鐵路局於當地時間7月1日早上8點啟售宰牲節火車票,數百名未能在線預訂火車票的民眾湧入首都卡馬拉普爾火車站,將現場擠得水洩不通。副總檢察長馬尼克(Amin Uddin Manik)強調,若有違反禁令的情事發生,鐵路官員可能會遭受懲處。
」另一名乘客高塔姆・錢德拉疲憊地坐在地板上,「我從早上5點開始就一直在等票,網上買不到票,不能保證我什麼時候能拿到票。據《每日郵報》2014年一則駭人的事故報導,一名男子不幸從「滿載的」火車車頂墜落,遺體再被一輛飛馳的火車碾過、切成兩半,分散在達卡機場火車站附近的鐵軌上。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孟加拉民眾表示,「我們正努力趕在宰牲節之前回家,昨天晚上我們沒能上火車,因為太多人衝上了火車,今天我們又來嘗試了。
《法新社》報導,孟加拉法院昨(21)日通過「火車車頂禁坐令」,防止再有「乘客」在長達3600公里的鐵路線上,因跌落地面或撞擊樹木、低間隙橋樑而喪命,告別火車車頂坐滿人的日常景象。然而,這場悲劇卻沒有嚇阻民眾坐上危險列車,大多數乘客仍坐在超速的火車車頂上,將他們從城市的工作崗位帶到農村的家鄉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宰牲節的返鄉潮在孟加拉場面如同大遷移,幾乎每年人山人海,民眾不顧危險爬上火車渡輪頂端。
一位名叫Faria的生病乘客告訴記者,「我早上8點排隊。據《每日郵報》2014年一則駭人的事故報導,一名男子不幸從「滿載的」火車車頂墜落,遺體再被一輛飛馳的火車碾過、切成兩半,分散在達卡機場火車站附近的鐵軌上。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法新社》報導,孟加拉法院昨(21)日通過「火車車頂禁坐令」,防止再有「乘客」在長達3600公里的鐵路線上,因跌落地面或撞擊樹木、低間隙橋樑而喪命,告別火車車頂坐滿人的日常景象。此次由孟加拉高等法院2名法官塔路克德(Nazrul Islam Talukder)和哈雅特(Khizir Hayat)通過的火車車頂禁坐令,主要目的是配合針對孟加拉鐵路公司(Bangladesh Railway)國家獨營企業的整肅貪汙行動。」 《孟加拉新聞網》報導,孟加拉鐵路局於當地時間7月1日早上8點啟售宰牲節火車票,數百名未能在線預訂火車票的民眾湧入首都卡馬拉普爾火車站,將現場擠得水洩不通。
孟加拉民眾乘坐火車車頂的原因並非不願意買票,而是每逢伊斯蘭教重大節日總有數千萬人返鄉,以致一票難求。新聞來源 防乘客意外孟加拉法官禁火車頂端坐人(法新社) 伊斯蘭宰牲節登場 孟加拉火車.渡輪爆滿(華視) Eid-Ul-Azha: Slow sale of train tickets, passengers falls sick(Banglanews) Horror as man is sliced in half after falling under a overcrowded train as millions of Bangladeshi Muslims cram on to carriages to make their way home in time for Eid(Daily Mail)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孟加拉民眾表示,「我們正努力趕在宰牲節之前回家,昨天晚上我們沒能上火車,因為太多人衝上了火車,今天我們又來嘗試了。現在我頭暈、感覺噁心,我們乘客為這張票吃了不少苦頭。
」另一名乘客高塔姆・錢德拉疲憊地坐在地板上,「我從早上5點開始就一直在等票,網上買不到票,不能保證我什麼時候能拿到票。副總檢察長馬尼克(Amin Uddin Manik)強調,若有違反禁令的情事發生,鐵路官員可能會遭受懲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